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在科学与人文之间

    江晓原

    科学已经获得的辉煌胜利是以往任何一种知识体系都从未获得过的。这些胜利也催生了唯科学主义的观点。但是随着科学获得越来越大的权威 ,对这种权威的怀疑也逐渐产生了。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的冲突 ,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003年05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新功能主义扩溢理论及其批判

    潘忠岐

    在解释欧洲统合问题的诸多理论中 ,新功能主义扩溢理论是唯一因专门研究欧洲统合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认为 ,国家之间在经济、技术等功能性领域的合作可以扩溢到政治性领域 ,从而实现政治统合 ,并逐渐形成超国家权威机构。新功能主义扩溢理论关于扩溢基础、动力、机制、进程、目标与战略等问题的分析都极富建设性和启发性。但是 ,扩溢理论对于功能性领域与政治性领域的线性区分 ,对扩溢必然性的贫乏论证 ,对各国政府重要作用的漠视 ,及其对政治精英的过分强调却又使它遭到了其它理论方法 ,特别是政府间主义和新制度主义的质疑与批判。

    2003年05期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论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的提升

    石佑启

    随着现代公共行政的发展 ,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行政相对人已不再是单纯的被管理者 ,其地位得以提升 ,突出表现为 :服务行政观念的逐步确立 ,柔性、富含民主精神的行政方式被广泛运用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大量产生等 ,为相对人法律地位的提升提供了现实基础 ;行政公开是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提升的必要前提 ;行政参与是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提升的有效途径 ;推行服务承诺制是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提升的有益探索。

    2003年05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论财富与民主的关联性

    刘汶

    财富与民主有很强的相关性 ,但是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认真分析财富的具体表现形式与民主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财富的数量是影响民主的一个重要指标 ;财富的形态决定民主的实现程度 ;产权是民主的基础 ,财富的时空分布也会影响民主的实现 ,财富的分散化是民主的进步 ,一句话 :财富结构和公共权力的结构是相适应的。

    2003年05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也谈中国古代律典的性质和体例——以《唐律疏议》和《大清律例》为中心

    高汉成

    本着现代法理学的部门法理论原则 ,以《唐律疏议》和《大清律例》为例 ,对中国古代律典的性质和编纂体例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古今对“刑法”、“犯罪”、“刑罚”三概念的理解截然不同 ,所谓“古代律典只是刑法典 ,其编纂体例是诸法分立、民刑有分”的观点是错误的。传统看法把“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作为律典的编纂体例是有其客观依据的 ,简单抛弃这一说法只会导致认识上的混乱。

    2003年05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科学文化:时代的呼唤

    江晓原

    2003年05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纠谬正说权衡度量——郭正忠教授《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评介

    关增建

    郭正忠教授的《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出版已经十年。该书对一千多年间中国度量衡的纷繁实况和变迁历史做了详尽的阐述 ,填补了前人论述的空白 ,并对许多早有定论的成说提出了大胆质疑 ,予以匡正。该书以新颖的视野看待传统的度量衡问题 ,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书中对宋代度量衡管理体制的阐释 ,尤为详尽。该书资料翔实 ,考据精审 ,虽已出版十年 ,其学术价值迄今不减 ,是一部不应被束之高阁的好书。

    2003年05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从光线弯曲的验证历史看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问题

    钮卫星

    在该文中围绕广义相对论对光线弯曲的预言和对该预言的证实有三个方面的史实首先得到了澄清 ,进而对光线弯曲预言的验证历史给出了详细的叙述 ,在此基础上对广义相对论何时变得正确、在什么层面上是正确的等问题给予了讨论。

    2003年05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科学大战”与正在进行的一场争论

    王延锋

    文章分析了 2 0世纪末在西方世界爆发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科学大战”的过程 ,双方的主要论点 ,以及大战在我国引起的反响和争论。指出在我国目前也存在的部分科学主义者与人文学者间的一场类似于西方科学大战的学术争论 ,并就争论中普遍关注的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争以及如何对待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等做了一定的分析。

    2003年05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晚清科学传播的几种模式

    韩建民

    本文从科学传播角度系统地论述了晚清时期西方科学在中国各领域的普及传播 ,主要涉及译书出版、口岸传播、留学生传播、办学和实物传播等模式。文章分析了晚清出现传播科学高潮的成因 ,提出研究近代西方科学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接触规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并认为这些规律是中国科学传播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初步分析了这些传播模式的特点、作用以及各种模式之间的联系 ,对今天做好科学传播有启发借鉴意义。

    2003年05期 46-4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意义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宋苏晨

    组织管理的理论家们从社会工程的理想出发 ,不断地设计和推广各种管理工具、诀窍和技能 ,以造就高效能的组织。然而 ,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表明了理性的组织管理原则不能完全适应组织行为的不可预测性。本文从组织构成的本质出发 ,认为意义系统是维系组织行为模式的条件 ,也是组织形成、发展和改变的核心要素。本文讨论了意义系统管理的内涵和手段 ,以及对组织管理和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003年05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理性与经验——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现代阐释

    郭晓东

    黑格尔认为 ,为了克服近代哲学先验主体性所带来的困境 ,必须重新恢复古代辩证法的精神 ,重新实现统一的理性对世界的统治。然而 ,黑格尔的这一努力还是以近代哲学为起点 ,理性的客观统一并不像希腊人观念中的逻各斯那样具有原初性 ,自我意识与绝对的统一不得不依赖于自我意识自身的辩证运动。黑格尔虽然拒绝近代的主体性立场 ,但仍以一种绝对的主体性取代康德先验的主体性。如此 ,意识的经验运动必然导致一种不再有任何异己物存在于自身之外的自我认识 ,从而自我认识的标准也就成了经验的标准。因此 ,辩证法的历程虽是一不断克服自身局限而趋于无限的过程 ,但矛盾与否定的辩证法最后却必须以克服矛盾与否定而告终。

    2003年05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人的全面发展与高等教育民众人才观的走向

    许克毅,赵军,孙钟伟

    人才观研究在教育理论界往往偏重于观念内容 ,而忽视了观念主体。本文从高等教育人才观的民众主体角度展开分析 ,就高等教育民众人才观的观念内容作了哲学层次上的探索 ,藉此对当前两种典型的民众人才观进行了反思 ,并揭示了高等教育民众人才观的逻辑走向。

    2003年05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前所未有的民变高峰——辛亥前十年民变状况分析

    马自毅

    辛亥前十年是民变的高发期 ,遍及全国各省区 ,其引发原因、表现形式大相径庭 ,除极少数事件是革命党人有意发动外 ,绝大多数都有浓厚的自发性和情绪性 ,没有明确的反清目标 ,表现出新旧杂糅、复杂多变的特点。它们此起彼伏 ,相激相荡 ,显示出社会的动荡不安与普遍的反叛心理 ,这是资产阶级力量并不强大的辛亥革命能在短期内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正因其复杂多变 ,也就成为革命并未成功 ,民初局势乃至整个 2 0世纪上半期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2003年05期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审美主义倾向论略

    陈吉猛

    审美主义是在近现代西方出现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艺术观上的审美一元论思想。受其影响 ,我国新时期文学理论具有美学化倾向 ,在审美体验论、审美感性论、审美形式论、审美超越论、审美本质论等理论环节上显示出审美主义之审美一元论和感性本体论的倾向。反思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审美主义局限 ,对于推进我国文学基础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003年05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知识分子·纯诗·叙事性——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地图”

    刘忠

    2 0世纪 90年代诗歌地图色彩斑斓 ,论争不断 ,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青年写作、中年写作、红色写作、白色写作、身体写作……不一而足。文章认为 ,知识分子身份的置疑与认定、“纯诗”主张的反思与重建、叙事性的引入是其三个元色调。

    2003年05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