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现当代中国问题研究

  • 制度变迁视野里的报业市场格局

    葛岩;卢嘉杰;

    在报业管理制度演变的背景下,以报业的跨地区经营为透视点,本文试图回答与行政权力同构的报业分布格局是否能保持下去,怎样保持,或终将被改变等问题。从动态均衡概念出发,作者分析了中国报业管理制度的基本模式,这些模式与外部社会结构的关系和内部张力,以及变迁主体,得益者和变迁的路径,并在权力偏好的意义上,得出跨地区经营获制度化肯定的可能性是网络媒体社会影响力函数的结论。

    2010年02期 v.18;No.72 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政治·法律·社会

  • 论诉前强制调解

    王福华;

    诉前强制调解,并非是对调解结果和整个调解过程施加的强制,而是根据法律规定或法院命令强制启动调解程序,并以程序启动和当事人意思自治为界限。在目的上,强制调解除了具有替代审判的作用外,也被当做一种由国家提供的福利产品,通过在调解中为社会弱势群体增权,实现社会福利目的。由于强制调解在程序保障、调解资源分配及解纷效率方面都具有相对性,须以必要的辅助措施支撑,因而在我国构建强制调解制度应慎行。

    2010年02期 v.18;No.72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非市场经济主体与反补贴制度关系研究——以美国反补贴法为视角

    胡加祥;

    非市场经济主体不是一个法律命题,而是源自关贸总协定期间各缔约方的实践。反补贴制度是否适用于非市场经济主体?世贸组织成员之间有不同的标准。美国的反补贴法虽然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但是,1984年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在"钾碱案"中的裁决确立了美国反补贴法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主体的司法先例。国人曾普遍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被承认之前,世贸组织成员不会对中国采取反补贴措施。最近发生在中美之间的"铜版纸案"和"反倾销与反补贴案"引发了对非市场经济主体实施反补贴制裁是否违反多边贸易协议规定的争议。事实上,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的适用对象并不区分市场经济主体与非市场经济主体。美国的做法没有违反多边贸易协议的规定,而是打破了不向非市场经济主体适用反补贴法的国内司法先例。

    2010年02期 v.18;No.72 28-3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全球民主化进程中公民社会的脆弱性

    陈尧;

    近年来,人们对公民社会在全球民主化进程中的角色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公民社会被认为在民主转型和民主巩固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被认为是民主化的必要条件。但是,迄今为止公民社会与民主化之间的关系并未得到深入的分析。本文通过对拉美、东欧、非洲等转型国家中公民社会角色的分析认为,公民社会的脆弱性决定了公民社会在全球民主化进程中有限的作用。

    2010年02期 v.18;No.72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公民意识的性别差异研究

    闵学勤;

    性别差异是否导致公民意识的差异,这既取决于有关公民意识的本土化界定,也取决于研究方法的选择。本文通过对公民意识的操作化定义,并基于2005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的多元统计分析获得:是性别以及个体文化程度、户口、收入、家庭地位、职业分层等其他控制因素共同建构的性别场域,而非性别本身左右了公民意识的差异。

    2010年02期 v.18;No.72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个体特征对地方政府形象评价影响的调查研究——以上海市地方政府为例

    陈永国;

    本文尝试发展出一套地方政府形象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考察这一指标体系的实用性,以此为测量依据,描述、解释并探索公众个体特征与地方政府形象评价之间关系的规律,得出了一些结论,发现个体特征的户籍因素、党籍因素、学历因素、职业因素、物质因素、价值因素和信息因素等都有可能影响人们对地方政府形象评价,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这些结论,一方面可以作为对地方政府形象评价操作化指数测量设计可靠性验证;另一方面,又可以加深对地方政府形象评价本质方面的理解和解释,还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影响地方政府形象评价的诸多个体特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以期提高政府形象管理决策水平。

    2010年02期 v.18;No.72 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经济·管理

  • 空间经济学聚集机制的现实主义分析

    鲍伶俐;

    空间经济学因非现实性假设和数学模型的理论形式被贴上了实证主义标签而遭到批判,其揭示的聚集机制是实证主义的经验规则还是现实主义的深层规律有待考证。本文认为空间经济学聚集机制作为一种具有自组织正反馈特征的生成机制,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真实机制,不依赖于非现实性系统假设而存在。大量实证研究为聚集生成机制的存在性提供了佐证。逐渐放松中的假设与聚集生成机制的不断结合将增加空间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2010年02期 v.18;No.72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哲学与科学思维

  •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发展——后现代化与后全球化

    成中英;

    应我校人文艺术研究院邀请,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成中英先生于2009年6月4日作客我校文治讲坛,与来自文、理、工科的交大师生面对面进行了交流。成先生以"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发展——后现代化与后全球化"为题,阐述了自己对现代性、后现代性、全球化、后全球化等热点话题的看法。他指出,后现代化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我们可以从后现代性的视角窥见中西哲学的主要差异:西方哲学总是通过否定前者来彰显自己,而中国哲学恰恰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并力图向前推进。中国哲学的巨大包容性为世人提供了一个可以走向后现代化和后全球化的空间。

    2010年02期 v.18;No.72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文化管理与传播

  • 传媒整合:传媒集团内部的协同合作

    强月新;黄晓军;

    整合对传媒集团的发展至关重要,传媒整合是传媒集团内部的协同合作,在这个前提下,提升传媒集团资源的利用率和信息共享水平是传媒集团运作的关键。由于中国传媒运作的特殊情况,资源共享是有条件的,而且在异地创办媒体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整合在平台上表现为全媒体编辑部一体化,在机制上是稿库式发稿,在队伍上则期待全媒体记者的出现。国内传媒在具体的运作方式上,有报网互动和结对联动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0年02期 v.18;No.72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文学·历史·艺术

  • 论“意象”的“表现”思维向度

    邓国军;

    蒋寅先生认为,以往学界所讨论的"意象"实际上应该叫"物象",而"意境"是一个完整自足的呼唤性的文本,古人使用的"意境"只是立意取境之义,是个不含价值色彩的中性概念。本文认为:"意象"是最小的表意单位、"境"、"意境"是更大的表意单位,蒋先生忽略了中国"象"思维是"表现"性的而不是"再现"性的这一重要内容。本文拟从"意象"的"表现"思维向度来探索"意象"的特质。

    2010年02期 v.18;No.72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