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现当代问题研究

  • 进步论与多元论:章太炎的文化思想

    单世联;

    以古文经学为背景,以佛学与庄子为理据,章太炎早在20世纪初就以"俱分进化论"质疑黑格尔的进步论,以庄子的"齐物论"质疑"公理"论,对作为现代性基础的进化/进步论提出全面批判。章太炎的多元文化主张伸张了个体和特殊的权利和价值,但在合理地反对社会压制个人、反对"文明"压制"野蛮",要求个性解放、社会/文化平等的同时,又走向绝对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2011年02期 v.19;No.78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政治·法律·社会

  • 中国司法多边主义如何成为可能

    杨力;

    当代中国风险社会的新趋向,正在推动司法过程逐步转向关注于旨在实现更高质量的特殊正义及运作机制,司法多边主义理念是这一转向的关键所在。试图让司法多边主义成为可能,需要解决司法治理的修复性和协调性的问题。解决这两个难题,涉及司法过程的基本程式装置的改良或更新,主要包括"去官僚化"斡旋、集团诉讼、协同审判和二次证明的引入和使用。

    2011年02期 v.19;No.78 15-2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知识现代性策略批判——论当代中国学术批评的缺失

    余乃忠;

    现代性的主导使得知识失去了独立的品格,对资本和权力的依附构成了知识的主要生产方式。知识的现代性策略毁坏了学术的生命和尊严,对知识的现代性批判是解码当代中国学术幻象的机要。古今中外的学术昌明无不是在学者之间彼此对话和争辩中激发与映射。重建学术独立品格和采取理性批判之道是激发当代中国学术批评再度兴盛的基本原则。

    2011年02期 v.19;No.78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为何同案不同判——由“盐城水污染案”、“亿鑫化工重大污染案”引发的思考

    金泽刚;颜毅;

    今年"盐城水污染案"、"亿鑫化工重大污染案"的被告均被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量刑,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引发了关于"罪与罚"的争议。有人称这两起案件针对当前引起公众强烈不满的重大社会问题,治乱用重典,体现了司法的能动性。本文不同意此种看法,认为两案的裁判是学界及实务界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主观方面认定的重大转变典型体现。但是在现有的刑法条文体系下,法人故意污染环境的犯罪案件不能得到应有的定罪处刑,如何完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值得我们探索。

    2011年02期 v.19;No.78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科学文化

  • 当代东西方科学技术交流中的权益利害与话语争夺——黄禹锡事件的后续发展与定性研究

    方益昉;江晓原;

    2007年11月是一段令人感慨的岁月,黄禹锡被认定学术造假500天后,哈佛大学达利教授确认黄氏干细胞株有效,功成名就;再过100天之后,体细胞克隆猴胚胎出笼,"基因鸡尾酒"诱导的干细胞上桌,三项有关生命本质的突破性技术全部被美日科学家尽收囊中,黄禹锡在衡量成败的东西方双重标准中不言放弃。始于2005年底的黄禹锡事件,标志了东西方科学技术共同体,终止了延绵数千年的童贞交流史。开始了政治经济利益博弈下的新一轮交往,极具对当下科技战略、伦理标准和学术规范等科学层面的反思价值。

    2011年02期 v.19;No.78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文化管理与传播

  • 网络影评的兴起与发展——一个值得关注和期待的电影批评现象

    李建强;

    网络影评在传统影评集体失语的生态环境下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借助互联网这个载体,网络影评因突破时空界限而体现出开放、互动、便捷的特征,因回归到大众而使内容形式趋向多元,因摆脱了现实的身份制约和利益牵挂而得以真实表露和独立发声。相较于传统影评,网络影评的优势体现在篇幅、格式、风格和传播上具有更多的自由。作为新兴力量,网络影评已经和正在改变我们看电影、说电影的方式。通过这个言论平台,影评的生存空间得到极大扩展,思维模式得到从形式至理论的创新,不断涌现的网络影评新人重新聚拢起影评事业发展的坚实后备。网络影评的价值不仅体现与作用于自身及其反映和批评的主体、其存在的媒介,而且终极地体现于其社会文化价值上。

    2011年02期 v.19;No.78 43-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中国版权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基于CNKI(1979~2009)的高被引论文分析

    徐剑;赵征南;

    本文分析了中国版权研究领域学术论文在CNKI被引证的现状,找出了中国版权自1979年~2009年30年以来的高被引论文,对发现的中国版权高被引论文的领域分布、年代分布、期刊分布等数据进行了分析,追溯了版权研究在中国30年来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主题转换,就当前中国版权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了反思。

    2011年02期 v.19;No.78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试论近代两湖地区城市文化与报刊媒体的发展

    江凌;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凝聚了人类每一时代的思想、技艺、劳动和创造的最高成就。晚近以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开发、城市化移民的增多,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开埠通商和西方文化的渗入,两湖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发育并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城市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城市文化和大众传媒相辅相成。晚清民初,汉口、武昌、长沙等城市出现了一批以报道城市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等通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通俗性、市民化报刊,这些报刊媒体与城市文化互生共存,相互促进和发展。

    2011年02期 v.19;No.78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哲学与科学思维

  • 政治哲学研究谱系:概念界定、视域转换与实践创制

    李武装;

    政治哲学的本质就是对所有政治活动及其对象化形式之合法性(legitima-cy)与正当性(justification)的理性设计和实践模构。超越政治哲学之"门派纷争"狡黠,问题更在于一种"实践生成论"基础上的政治哲学所探讨的具体问题的厘定。深入开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创新研究,当是走出现行政治哲学的藩篱从而实现其视域转换的必然趋势。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实践创制,说到底就是当代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的建构问题。而其"政府主导性"(非自发性)和"官民双重性"的特质亦决定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具有一系列迥异其趣的着眼点。

    2011年02期 v.19;No.78 67-7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文学·历史·艺术

  • 《诗·卫风》创作年代考论(上)——春秋诗歌创作年代考论之五

    邵炳军;

    《淇奥》为卫人美武公之作,当作于卫武公五十二年至五十五年(前770年~前766年)之间;《考槃》为卫大夫刺庄公使贤者退而穷处之作,当作于卫庄公之世(前757年~前735年);《硕人》为卫大夫美庄姜之作,作于庄姜自齐初嫁卫之时,即卫庄公五年(前751年);《伯兮》为卫妇人美其夫久从王征役而致相思之情所作,当作于诸侯从王伐郑之年,即卫宣公十二年(前707年);《氓》为卫弃妇追悔之作,当作于卫宣公之世(前718年~前700年);《芄兰》为卫大夫刺惠公初即位时骄而无礼之作,当为惠公即位初期所作,或卫惠公元年(前699年)顷。

    2011年02期 v.19;No.78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试论“五反”运动后我国私营工商业的生存状况

    张玉瑜;

    经过1952年的"五反"运动,我国私营工商业的生存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私营工商业内部劳资关系呈现出新的变化;国营经济与私营工商业的竞争不断加剧;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些变化表明,"五反"运动对私营工商业"采取的一个有力的社会主义步骤",开始造成了我们国家有可能完全控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局面,从此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

    2011年02期 v.19;No.78 82-8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秦汉的社神信仰及其地域文化认同功能探析

    李秋香;

    秦汉时期,基层社神是里社之民信奉的主要对象。社神信仰的形成与里社制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基层的社祭活动是集体参与的。民众用集体的财力向神灵奉献祭品,通过巫祝之口向神灵传达人之所思所想,通过集体的歌舞活动以取悦神灵,通过分享祭肉和祭酒来加强彼此的感情联络。这一切的群体性活动都为加强基层社会成员的相互认同感,增进彼此的亲情和友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这一过程正体现了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功能。

    2011年02期 v.19;No.78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