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现当代问题关注

  • “紫色俳谐”与知识界精神之困——聂绀弩旧体诗论

    夏中义;

    以1958~1960年东北劳改为题材的聂绀弩旧体诗,作为当代文学史现象所以堪称奇迹,是因为诗人巧妙地在当年"主旋律"框架中植入了"非歌颂"元素,从而让自己在濒临生命绝境时,能通过诗性自慰而暂获心理自救。这一源自忧惧的"紫色俳谐",在世界文学史上可谓是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若置于当代精神史背景,则又无疑是一面隐喻知识界心灵沉疴的诗性镜子。

    2013年01期 v.21;No.89 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政治·社会

  • 超越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以卢曼的悖论解决方案为考察框架

    宾凯;

    罗素把西方延绵两千年探索"绝对"和"大全"之旅推到了顶峰,这尤其体现在其消解悖论的努力上。曼海姆与列奥.施特劳斯在使用"绝对/相对"这个区分分别批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时,也各自落在了这个区分形式的"绝对"或"相对"一边。卢曼则通过把所有观察者设定为既处于一阶观察的位置又处于二阶观察的位置这个同时性悖论,阐明了终极观察者缺位的理论,以此克服了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二难困境。

    2013年01期 v.21;No.89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 公民不服从的正当性辨析

    李寿初;

    公民不服从的正当性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支持者从权利、义务、法律瑕疵等不同角度肯定它的正当性,反对者则从违法犯罪的角度加以否定。但无论赞成与否,公民不服从都是西方民主政治社会中一直存在的社会现象。纵观西方民主政治社会的发展历程,自由主义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贯穿始终,自然法高于实在法、个人自由高于国家权威等自由主义基本理念作为社会常识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公民不服从正当性的理论基础。

    2013年01期 v.21;No.89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经济·管理

  • 分权、发展与社会保险“扩面”

    吴小芳;

    本文研究问题在于,为何在我国,地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却不必然带来"社保扩面"。本研究采用模糊集质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分权"和经济"发展"作为基本的研究变量,选取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城市,探讨经济成长下地方"社保扩面"的制度逻辑和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与通常认为的通过调整政绩考核机制实现"社保扩面"不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显示,良好的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保护政策的发展,而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保护政策的发展。

    2013年01期 v.21;No.89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科学·文化

  • 九十六刻制在中国的确立

    马伟华;关增建;

    明末清初在耶稣会士的推动下,西方采用九十六刻制记时的观点流传开来。顺治年间九十六刻制曾被推行,康熙历狱中杨光先与汤若望就百刻制与九十六刻制展开论争,九十六刻制成为西法的错误之一。南怀仁重申了九十六刻制与十二时辰制配合更为简便的观点,伴随着西方历法正统地位的重新确立,九十六刻制最终在中国确立。九十六刻制的命运与西方历法的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百刻制与九十六刻制论争的根源在于中西历法采取不同的计量体系。

    2013年01期 v.21;No.89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文化管理与传播

  • 美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认同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一项对美国民众的国际调研

    韩瑞霞;徐剑;曹永荣;刘康;吕杰;约翰·奥垂治;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讲究"国家"、"家庭"、"父母"、"师长"优先于个人。本研究以"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大型国际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8个问题与人口学属性(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种族、党派归属)和媒介接触频率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受教育程度高者及黑人/非洲裔美国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度相对较低,而保守党人士及较多通过广播收听新闻的美国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由此导出,在中国国际形象塑造和对美文化交流中,应该注重"分众"传播。

    2013年01期 v.21;No.89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高等教育

  • 我国省级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朱军文;沈悦青;

    通过对我国省级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文本分析,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各省海外人才引进规模、引进标准、引进待遇等。比较发现,我国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区域差异明显,区域之间高层次人才资源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省级政府人才引进周期相对集中,地区之间人才争夺激烈;单个省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科学性不足,实施效果存疑。建议:切实加强公平、公正的人才发展机制与环境建设;加强实质性引进,减少柔性引进比例;加强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团队引进;加强国家层面人才引进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功能。

    2013年01期 v.21;No.89 59-6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哲学与科学思维

  • 压抑性的胜利——阿多诺对海德格尔此在式和解的批判

    甘培聪;李萍;

    此在的获得自身和失去自身都是出于自身的能存在本身,因此它也能从非本真状态中抽身出来,并赢得自身的本真生存及对自身可能的自由筹划。通过此在的本真生存,则能够产生本真的共同体。不过阿多诺指出,海德格尔的此在的获得自身与失去自身以及此在与存在、本真共同体的和解都是出于非具体社会现实的此在的筹划,因而其自由的对自身的筹划带有很大的欺骗性。

    2013年01期 v.21;No.89 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文学·历史·艺术

  • 精神焦虑:论鲁迅在广州

    朱崇科;

    作为中年男人的鲁迅,人在广州时,他不仅要面临爱情和水土带来的生理焦虑,同时更要面对方方面面的精神焦虑:这既有外在的压力,比如中大的教务、社会的呼吁、探访、演讲,革命的利用、打压与吹捧,也包括青年们对其作品的期待;当然也有来自其内部的影响,比如他在"中间物"论指导下的量力而行、韧性战斗、坚持个性等,也包括他最终选择弃绝教授,回归最擅长的文艺创作。

    2013年01期 v.21;No.89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 “诗辨”意识与古典主义“新诗”观念的建立——胡怀琛关于新诗文体理论的另一种探索

    赵黎明;朱晓梅;

    新文学之初,胡怀琛被新文学作家视为"旧派文人",然其在传统"辨体"思维影响下提出的"新派诗"观点,对于新诗理论建设颇有借鉴意义。在诗歌本质方面,他坚持"情感"和"音节"的密不可分;在诗歌文体方面,他强调诗文之别和诗歌之别;关于中外诗歌文体,他指出二者不仅情感内容有别,形式也各有"民族本性"的不同;而对于诗歌文体的新旧,他坚持情感没有新旧,"体裁没有新旧",据此他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新诗体"建设的根本计划"。

    2013年01期 v.21;No.89 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 从“新民”之利器到“情感教育”之利器——梁启超文学功能观的发展轨迹

    张冠夫;

    从"三界革命"时代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梁启超对于文学功能的认识在不断做出调整。早期他将文学视作传播文明和改造"国民性"的有力工具,而随着其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他又注意到文学在传承和发扬积极的"国民性"和"国性"中的特殊的文化功能,而这正是对其文学观中作为主导的启蒙向度的修正。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梁启超认识到情感与理性的均衡发展在现代文化中的重要性,他回归文学的审美属性,强调发挥文学的"情感教育"作用,这是其对文学革命中的启蒙主义的文学功能观的校正。目前学界对于梁启超文学功能观的发展线索及诸种促成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

    2013年01期 v.21;No.89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学术动态

  • 第二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

    <正>12月9日,第二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英"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双边对话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副校长徐飞宴请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Helen及参会嘉宾。此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谢耘耕工作室联合举办。与会专家

    2013年01期 v.21;No.89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科研动态

  • 稿约

    <正>《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每逢双月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一、主要栏目现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政治·法律·社会,科学文化,文化管理与传播,经济·管理,高等教育,哲学与科学思维,文学·历史·艺术。二、来稿要求与注意事项1.正文论点明确、新颖、逻辑严密,数据准确,文字精练。

    2013年01期 v.21;No.89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