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哲学与科学思维

  • 论德里达晚年的政治哲学思想

    高宣扬;

    德里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哲学家,他从来不打算建构系统的政治哲学理论体系,他的政治哲学既是解构主义对当代各种政治事件的批判,又是他的解构策略的一种政治实践,这就决定了他的政治哲学的散播性、碎片性、在场性、零散性、游击性和事件性的特征,相应于德里达政治哲学的特殊性,我们对于它们的研究,也只能采取多种灵活的方法,紧密地结合当时当地的状态及其中各种力量对比关系,结合他的解构主义策略的实践过程,进行微观细致的个别分析,尽可能呈现出他的政治哲学思想的活灵活现的生命力及其当代社会意义。

    2016年03期 v.24;No.109 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以可行能力看待不正义:论阿马蒂亚·森的正义理论

    秦子忠;

    森的正义理论有三个关键的部分或问题,以可行能力而非益品或效用作为评价不正义的信息基础,而这涉及评价空间的选取问题;因为基本的可行能力的严重缺失(或不平等)是不正义的,因此,正义的要求应当旨在消除这种不正义,而这涉及正义原则的形式问题;无论最终选取哪种正义原则,都应当对之进行辩护,而这涉及公共理性的界定问题。

    2016年03期 v.24;No.109 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信得及否?”与“承当得否?”——论王畿与罗洪先在“良知”理解上的差别

    罗高强;

    检视王畿与罗洪先来往的书信,我们发现王、罗两人常以这样两句话相互质询对方对待良知的心态——王问罗:"信得及否?"罗问王:"承当与否?"事实上,这两句话所蕴含的意义在于王畿坚信"良知"表达的必然性,而罗洪先却更关注"良知"在表达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外显率与表现度"的问题。因此,王畿便认为只要"信得及""良知",则"见在良知与圣人同",似如圣、凡拥有相同的"良知基因",这不仅让常人在道德本质上与圣人具有同一性,而且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也表现出一致性,从而压缩了"成圣"在现实环境中的过程性。可是罗洪先却认为若"不能承当""见在良知",则说明圣、凡在良知的外显率与表现度上实有差别,且成圣之路困难重重,需要实有诸己的功夫作为铺垫,故而提倡"主静收敛"。

    2016年03期 v.24;No.109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失真——大卫·哈维实证主义地理学视阈下空间理论的局限

    熊小果;李建强;

    大卫·哈维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论域中阐释空间理论,不过,其理论深处显露出实证主义地理学遗风。这种风格决定了哈维空间理论有"资本权力如何按照自己的面貌建构地理学景观"的倾向。哈维在承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基本立场和方法的同时,也有其不同之处:政治学的权力魅影和"物的"向度。由此,哈维的阶级分析亦有稍许不足,故而最终提出有乌托邦色彩的政治解放纲领。"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实证主义风格及其对哈维后续思想的影响,可言之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失真"。

    2016年03期 v.24;No.109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政治·社会

  • “元治理”理论研究:内涵、工具与评价

    孙珠峰;胡近;

    网络治理像国家和市场一样,同样容易遭受危机和失灵现象。治理的失灵以及网络、市场和科层制三种治理形式的共存混合等原因促进了元治理的诞生。元治理内涵为:1.治理网络必须被管制,对治理进行控制,达到自治和控制的平衡;国家是最适合的协调者和制度设计者;2.协调科层制、市场和网络三种治理形式;3.强调国家和政府在治理网络中的首要地位,国家的政治控制力增强,但是不同于传统直接控制的官僚制,而是优先使用间接的、柔性的手段。元治理易出现管制不足或过度。元治理偏好柔和间接的控制,多使用软法、协调、激励、诱导、规劝、绩效管理、制定规则、意识形态灌输、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和优先次序的设定等非直接的、柔和的、影响性的控制行为。

    2016年03期 v.24;No.109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地方政府公务员改革意愿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李泓波;贺莉;

    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化,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日益触及,政府改革成为一场"壮士断腕"的"自我革命",政府公务员的改革意愿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特别是占公务员总数90%以上的地方政府公务员。本文以地方政府公务员为研究对象,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增加考虑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探讨地方政府公务员改革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地方政府公务员的改革意愿,促进政府改革的有效落实提供基础性的指导作用。

    2016年03期 v.24;No.109 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社区工作者的情绪劳动研究——潜层剖面分析的视角

    吕晓俊;冯延萍;徐媛媛;

    社区工作是基层政府行政的重要内容,社区工作者的劳动行为直接影响社区服务的质量。本研究以华东某市任职的211名一线社区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层剖面的技术,对该群体的情绪劳动特点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1)根据加工策略的运用特点,情绪劳动者可以细分为四类亚群体:低水平调节者、中等水平调节者、高水平调节者和深层加工者。(2)个体因素(情绪稳定性、责任性、宜人性、开放性)、情境因素(积极/消极情绪表现规则)在情绪劳动的亚群体组间差异显著。(3)情绪劳动的四类亚群体在工作满意感和离职倾向上呈现水平差异。结合上述结论,本文也讨论对社区工作者开展情绪劳动管理的对策建议。

    2016年03期 v.24;No.109 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科学文化

  • 17—18世纪中日陆海观念研究——以中日两部兵书《武备志》和《海国兵谈》为例

    赵凤翔;关增建;

    在1621—1783年这一历史时期当中,庞大的明清帝国与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日益走向了陆国与海国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为躲避来自海洋的入侵,明清帝国统治者依托庞大的帝国版图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走上了闭关锁国之路;而相对孱弱的日本,则从德川幕府建立的锁国体制之下,逐渐酝酿出海防和海外扩张思想。茅元仪的《武备志》和被作者林子平称作日本武备志的《海国兵谈》,恰能够反映出中日之间的这种思想分歧对两国武备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二者对海防与边防的认知差异、对西洋火器的不同态度、对海贼与海寇的认识深度以及二者富国强兵之策的差别等诸多方面。

    2016年03期 v.24;No.109 7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经济·管理

  • 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中国金融外交

    杨毅;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货币体系虽然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但美元主导的格局仍未改变,甚至形成了一种新的结构,迈克尔·杜利等人将之称为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该体系中,亚洲货币体系出现新的特征,汇率制度趋于灵活,"货币锚"发生变化,美元在亚洲的地位逐渐下降,亚洲国家(地区)选择一种更加多样化的外汇储备和贸易结算货币结构。中国作为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外围国的重要一员,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而中国运用金融外交在全球、区域、双边三个层次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利益,积极推动了区域金融秩序和全球经济体系的改革。

    2016年03期 v.24;No.109 8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 中国居民部门资产配置的长期行为研究——基于AIDS模型的实证分析

    王渊;杨朝军;李欣欣;

    本文从宏观角度构建了中国居民部门在房地产、A股、银行存款以及现金资产结构变化的月度数据,并基于AIDS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居民财富水平以及资产收益率对于居民资产配置比例的影响。此外,我们还进一步考察了各类资产需求的财富弹性以及收益率弹性。结果表明,股票资产对于居民来说属于奢侈品,而房地产、银行存款及现金则属于正常品;房地产需求的收益率弹性最高,并且房地产需求的股票收益率交叉弹性高于股票需求的收益率弹性,但是股票需求的房地产收益率交叉弹性低于房地产需求的收益率弹性。这一方面解释了长期以来房地产在我国居民资产结构中占比较高,而股票资产占比较低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为引导居民合理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经济活动的投融资效率的政策建议提供理论支持。

    2016年03期 v.24;No.109 96-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文学·历史·艺术

  • 菲律宾不拥有黄岩岛主权:基于17-19世纪西文古地图的分析

    曹树基;许盘清;

    本文借助古地图与现代地图的套叠技术,证明在1690年荷兰人绘制的地图中,就已有了黄岩岛。只是由于技术限制,黄岩岛没能标注在正确的经度位置上。这一错误,为1728年英国人及1734年西班牙人所继承。1748年英国海船Scarborough号在黄岩岛触礁,促使英国人重新认识黄岩岛。由于解决了经度测量的技术难题,1778年,黄岩岛第一次准确地标注于图。在1690年荷兰人的地图中,黄岩岛与其南北两个并不存在的"幽灵岛礁"同时存在,成为一个半真半假且相当固定的搭配,1778年以后,错标经度的"黄岩岛"与真实的黄岩岛并存,使其彻底成为"幽灵岛礁",直到19世纪初被西方地图学界完全抛弃。在目前已经发现的地图中,黄岩岛曾一度与西太平洋诸岛一道划入西班牙殖民地,却从未纳入菲律宾主权范围。

    2016年03期 v.24;No.109 10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 上海交大学人

    <正>李垣,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IACMR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技术与创新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Journal of Management Analytics期刊主编。

    2016年03期 v.24;No.10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稿约

    <正>《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每逢单月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一、主要栏目中国现当代问题关注,法制建设与法学,政治·社会,科学文化,哲学与科学思维,文化管理与传播,经济·管理,文学·历史·艺术,高等教育等。

    2016年03期 v.24;No.109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下载本期数据